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知识 > 正文内容

关爱青少年健康 从心开始

waxixi11个月前 (07-27)育儿知识8610

“我儿子现在处于叛逆期,难管得很,总是和我对着干。现在更是不愿意上学了,天天在家看手机、睡懒觉,一说他就嚷嚷着要自杀,愁得我睡不着觉。”近日,好友小王向记者这样“诉苦”。其实,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烦恼,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不但让家长处于焦虑之中,也让一些孩子不堪重负。 

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逃学、厌学,最极端的甚至自残或者以死相逼。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是被反复提及的重点话题。11岁至18岁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内在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出现哪些症状时家长就应警惕?有没有预防措施?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相关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从多个方面为孩子和家长支招。 

关爱青少年健康 从心开始

家长要早察觉孩子的不良情绪 

记者首先来到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看到14岁的小静(化名)正在接受医生治疗。据了解,她是一名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还担任过班干部。可近段时间,父母发现她经常在社交动态里展示自残图片,并且配文“想要放弃生命”。“我们拼命工作,给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小静的妈妈满眼泪光地说。 

临床心理科主任冀伟分析道,小静的性格腼腆、情绪波动大,尤其是受父亲严厉教育的影响,时常觉得家人不爱她;从家庭环境来看,小静的父母虽然努力创造了优越的经济条件,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另外,小静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家里年龄大的孩子,哪怕是面对弟弟的无理要求,她也常被父母要求无条件谦让。种种不如意让小静非常痛苦,再加上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她的心理慢慢出现了问题。 

六年级的小宇(化名)也被妈妈带着来到这里咨询,他的问题是排斥上学,一到学校就开始发低烧,精神不好,每天郁郁寡欢,做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 

“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当中也比较常见,很多家长会质疑孩子是为了逃避学习。”冀伟说,“其实这是孩子出现了抑郁情绪,如果家长不加以重视的话,孩子的睡眠、食欲、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小静与小宇并非个例,冀伟告诉记者:“多年以前,出现心理问题的多是成年人,现在青少年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前天我一天接诊了50名患者,其中就有17名未成年人,最小的还不到10岁,令人心痛。”他说,孩子的世界并非如成年人所认为的那样无忧无虑,他们也会有压力,也会遇到挫折与困难,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及时化解,但有的孩子较为脆弱,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一旦孩子有厌学、注意力减退、情绪波动过大、自残自伤、失眠等症状时,家长就应该及时察觉并疏导,必要时要寻求医生帮助,切莫讳疾忌医。 

如何帮助孩子舒缓压力 

小小年纪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史国卿说,根据多年来的诊治经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遗传、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的偶然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我所接触的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有很多都是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里,比如重组家庭、单亲家庭等,或者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对孩子期望过高、掌控欲太强等”。 

史国卿说,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切忌急躁、粗暴,尽可能地热心肠、冷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想让孩子拥有健康、阳光、开朗的性格,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同时,首先要改变自己,努力使自己具备开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他们远离不良情绪的困扰。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抑郁情绪,家长也不用畏之如虎,可以先尝试着用一些小方法去帮助他们调节。例如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鼓励他们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地交流或倾诉不但可增强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还能使他们精神舒畅、烦恼尽消。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打球、跳绳等。在饮食上,要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 

“如果通过这些调节仍不见效果,那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心理出现问题虽然令孩子们很苦恼,家长也备受煎熬,但好消息是经过专业治疗,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回归正常生活,有的还相当优秀呢1史国卿说。 

心理咨询师:家庭“爱的教育”尤为重要 

除了就医之外,心理辅导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心理咨询师刘冰今年69岁,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已经20多年了,有着丰富的经验。近日,记者来到她所开办的心理咨询中心采访。在这里,记者看到有两个孩子正在接受心理疏导,还有一个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沙盘治疗”。 

谈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她说,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心理出现问题的青少年,比如叛逆、厌学、早恋、网瘾、考前焦虑等,“近年来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趋势是数量逐渐增加、年龄逐渐走低,甚至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也会有抑郁情绪,这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要想解决孩子的不良情绪,首先应该找到原因。那么,如何探求他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呢?多年来,刘冰总结出一套经验,那就是通过绘画来深度查看孩子潜意识里的东西。“来到我的工作室,我会要求孩子先随心所欲画一幅画,从里面查看他们的内心需求,并对症下药,解决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方法,她还编写了一本《画出我心》的书,用来指导更多的人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刘冰认为,有时候需要治疗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的心理指导更为重要。她给所有的父母提了这样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成绩,还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比如他最近学习任务有多重、考试难不难、学习压力是否很大、是否遇到了校园欺凌等。了解这些问题的渠道是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不是生硬地命令或无休止地唠叨。只要家长能以朋友的身份和立场去与孩子交流,孩子感受到父母从内心发出的关怀和爱,就一定会开口向父母倾诉心声。这样,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娃嘻嘻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axixi.com/post/5090.html

分享给朋友:

“关爱青少年健康 从心开始” 的相关文章

爸爸:别再让妈妈一个人唱“独角戏”

爸爸:别再让妈妈一个人唱“独角戏”

     现在,很多年轻夫妇的家庭分工都是一种模式:丈夫在外忙事业,挣钱养家;教育子女的任务由妻子承担,做父亲的基本不介入,有的父亲对孩子的抚...

你一直在教孩子善良,为什么最后却害了他?

你一直在教孩子善良,为什么最后却害了他?

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常常让家长很矛盾。有时候觉得善良是美德,即使吃亏也要让孩子善良,可一旦孩子因为善良吃了亏,父母又会心疼,究竟该如何平衡呢?   我们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

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

1、打孩子容易降低孩子自尊水平的 因为他们的身体不由自己控制和保护,而由父母操控。 因为父母会把他们的行为等同于他们,所以父母不喜欢他们的行为就会对他们进行身体惩罚。于是,在孩子眼里,他们不是独一...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判断力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判断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多元化的时代。要想使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培养孩子的判断力是很重要的。一般人都是用眼睛去判断事物的,由此往往容易忽视内心的感 而对于身体或感官有缺陷的人来说...

这才是表扬孩子的正确方式

这才是表扬孩子的正确方式

你会表扬孩子吗?你表扬过孩子吗? 我想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家长都会做肯定的答复。 但是,你知道怎么表扬孩子才是正确的方式吗?估计很多家长就开始犹豫了。 看看这4点,你又做到了几点呢? 换掉“...

你家孩子放学之后      是先写作业还是先休息呢?

你家孩子放学之后 是先写作业还是先休息呢?

  我们家熊孩子每次让他写作业的时候,都好像跟作业有仇似的,不让他写作业的时候是母慈子孝,一说让他写作业立马就变成了鸡飞狗跳。有时候真的很想问孩子,到底是作业本上有钉还是课本上有毒,为啥就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