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百科 > 正文内容

什么是毫针针刺法

waxixi1年前 (2022-07-23)中医百科13240

毫针疗法,即起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14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毫针疗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刺疗法的主题,一切针灸疗法所能治疗的病证都可采用毫针疗法治疗。毫针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所以也要注意针刺时禁忌症,主要包括针刺时,医生必须要专心致志,审慎从事,随时观察患者表情,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要安心静气,体会针下来的感觉,针刺以后的情况。

另外患者在饥饿、疲劳或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马上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血虚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可过重,尽量选择卧位。对于孕妇,针刺不能过猛,针感不宜过强,尤其腰骶部和下腹部穴位,以及劳宫、涌泉,行间、太冲、十宣等穴都不能刺。

另外小儿囟门没有闭合时,头颈部腧穴不能针刺。对于出血性疾病,慢性病末期诊断不明的危笃病人也要慎用针刺,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及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不宜深刺,如肝脾肿大,肺气肿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还有眼区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位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针刺的角度、深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损伤重要的组织器官。

对于尿潴留的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应该适当掌握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误伤膀胱。对于身体过分虚弱和情绪过分激动的患者,以及醉酒,过饱都不应该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

版权声明:本文由娃嘻嘻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链接:http://waxixi.com/post/5088.html

分享给朋友:

“什么是毫针针刺法” 的相关文章

常灸八大黄金穴位可扶正气

常灸八大黄金穴位可扶正气

人体穴位有很多,其中有八个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经常艾灸它们可补阳气、调脾胃、扶正气。正气是什么呢?通俗来讲,就是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力、自愈力,正气强了,才能抵御病邪的入侵,身体才能健康。 1、大...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方式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方式

《伤寒论》中剂量: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

常见外用药对

常见外用药对

白矶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效;黄丹则具解毒止痒,收敛生肌之功。两药各等分研末外敷,可治疗肿恶疮,为外科常用之方。 1.白矾配黄丹 白矶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效;黄丹则具解毒止痒,收敛生肌...

石榴皮驱蛔虫治腹泻

石榴皮驱蛔虫治腹泻

很多人都不知道,石榴皮对于筋骨感受风邪的人来说可是一味良药,还有止痢之功。比如《药性论》中记载它:“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蛔虫病,这...

龙胆草清肝退热     凉胆泻火

龙胆草清肝退热 凉胆泻火

“味苦涩。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本经》) 龙胆草清肝退热,凉胆泻火,所治湿热黄疸,膀胱热结,咽肿痛,惊痫狂躁,头痛目赤,湿热痢疾,痈肿疮疡,阴囊肿痛湿疹,皆足厥...

活血祛瘀的丹参

活血祛瘀的丹参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为药用的根部呈紫红色,民间称其为“丹心”。 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