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知识 > 正文内容

肢体活动障碍宝宝锻炼手册

喜洋洋2年前 (2022-05-18)育儿知识5930
一、上肢的训练方法
上肢的训练主要涉及到肩、肘、腕、指四类关节。在本章节中,我们把上肢各关节的运动分为:大关节运动(如肩关节的内收、外展,肘关节的屈曲、伸展以及腕关节的屈、伸、旋转)和精细运动(手指各关节的活动)两部分。并以康复操的形式把各关节的基本运动融入其中,既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又达到了康复的目的。

(一)、上肢大关节运动
1、旋转肩关节
(1)动作过程:
A、一臂平举,手指并拢,顺时针方向旋转八拍,逆时针方向再旋转八拍。

B、换臂,动作同上。

C、双臂平举、手掌并拢,顺时针方向旋转八拍,逆时针方向再旋转八拍。

D、双臂平举、手掌并拢,上下交叉各旋转八拍。

(2)动作要求:
A、双臂要伸直、肘关节不能屈。

B、手掌并拢伸直。

C、最大限度旋转肩关节。

2、旋转前臂
(1)、动作过程:
A、双臂向前平举伸直,紧握拳,作前臂旋前、旋后运动两个八拍 。

B、双臂向两侧平举伸直,紧握拳,作前臂旋前、旋后运动两个八拍。

(2)、动作要求:
A、双臂要伸直、肘关节不能屈。

B、两拍一个动作,当关节旋到尽头时应稍作停顿。

3、旋转腕关节
(1)、动作过程:
双手平举,肘微曲,两手握空拳,作拧毛巾状,顺、逆时针交替各两个八拍。

(2)、动作要求:
A、双肘要微曲、双手置于胸前。

B、动作时要最大限度的屈伸腕关节。

4、后压肩
(1)、动作过程:
A、双臂后伸,前挺腰,抬头,有节奏的前后摆动两臂八拍。

B、双臂后伸,前挺腰,抬头,将两臂后伸至极限停顿八拍。

C、双臂后伸,双手相握,前挺腰,抬起头,有节奏的向后抬伸两臂八拍。

D、双臂后伸,双手相握,前挺腰,抬起头,将两臂后伸至极限停顿八拍。

(2)、动作要求:
尽量后伸双臂、腰挺直、抬起头。

5、上肢综合练习
(1)、动作过程:
A、左臂前平举→左臂侧平举→右臂肘曲平放于胸前,掌心向内,指向左侧→ 还原至立正姿势(八拍)。

B、换臂重复以上动作 (八拍)。

C、左臂前平举→左臂伸直上举,掌心向外→右臂肘曲平放于胸前,掌心向内,指向左侧→还原至立正姿势(八拍)。

D、换臂重复以上动作 (八拍)。

(2)、动作要求:
手臂要求尽量伸直,动作有力、到位。

6、拍手操
(1)、动作过程:
A、两臂伸直,有节奏的前后摆动四拍,两臂前平举,在胸前拍手四拍。

B、两臂伸直,有节奏的前后摆动四拍,两臂尽量后伸,在身后拍手四拍。

C、两臂前平举,在胸前交叉摆动四拍,两臂前平举,在胸前拍手四拍。

D、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上,上下扇动两臂四拍,两臂伸直举过头顶,在头顶上方拍手四拍。

E、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各四拍。

F、用最快的速度拍手,看谁拍得最快,八拍。

(2)、动作要求:
动作时节奏感要强。

7、屈伸肘关节
(1)、动作过程:
A、双臂侧平举,两手握拳,肘曲肘伸交替两个八拍。

B、双臂前平举,两手握拳,肘曲肘伸交替两个八拍。

(2)、动作要求:
A、两臂要伸直,不能晃动,动作有力。

B、每个动作完成时要稍作停顿。

(二)、手指精细运动
1、握 拳
(1)、动作过程:
A、两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握拳。

B、五指伸展,掌心向外。

C、手心向内,握拳。

D、五指伸展,掌心向内。

(2)、动作要求:
A、每个动作两拍,共四个八拍。

B、动作时手指要尽量屈曲或伸展。

2 、分 指
(1)、动作过程:
A、两手置于胸前,立掌,手指并拢,掌心向外。

B、姿势同上,手指尽量分开。

C、两手置于胸前,立掌,手指并拢,掌心向内。

D、姿势同上,手指尽量分开。

(2)、动作要求:
A、每个动作两拍,共四个八拍。

B、动作时手指要尽量打开伸直。

3 、碰 指
(1)、动作过程:
两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

拇指依次与其它四指相碰 。

(2)、动作要求:
A、每个动作两拍,共四个八拍。

B、两指相碰时,其它手指尽量伸直。

4 、弹 指
(1)、动作过程:
两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拇指依次与其它四指相触,并将其弹开。

(2)、动作要求:
A、每个动作两拍,共四个八拍。

B、动作时手指要尽量打开伸直。

C、弹指时要用力弹开。

5 、碰 掌
(1)、动作过程:
A、两手置于胸前放松,掌心向上,两手掌边缘相碰。

B、掌心向下,两手掌边缘相碰。

C、手心相对,掌根相碰。

D、手背相对,手腕相碰。

(2)、动作要求:
A、每个动作两拍,共四个八拍。

B、每个动作完成时要稍作停顿。

二、下肢的训练方法
下肢的训练包括:髋关节的训练、膝关节的训练、踝关节的训练以及肌肉的训练和步行的训练等。

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抑制下肢关节的挛缩、腿部肌肉的痉挛,促进关节的选择性伸展运动,促进足及足趾的主动背屈并防止下垂,增加下肢的运动控制能力。

髋关节的训练就是牵拉髋关节韧带及松解肌肉痉挛,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髋关节的内收、内旋(剪刀步状),防止髋关节挛缩。

膝关节的训练主要在于牵拉膝关节韧带,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及控制能力。

踝关节的训练主要是增加踝关节背伸及伸趾肌力,维持踝关节主动运动的背伸屈及足趾主动背伸屈运动的活动范围。

下肢肌肉训练可以抑制下肢肌肉的萎缩、增加肌肉的力量。

通过对下肢关节、韧带、肌肉的训练,可以增加下肢的运动控制能力,促进下肢正确的选择性运动,使站立平衡恢复,为正确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1、直腿抬高
(1)动作过程:仰卧位,两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一腿伸直抬起。

(2)动作要点:两腿要伸直,抬腿时要尽量向上抬高,膝关节保持伸展,有的宝宝上抬腿有困难,老师可协助其腿的上抬运动。

2、直腿后抬高
(1)动作过程:俯卧位,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一腿用力向后抬起。

(2)动作要求:患腿要尽量上抬,如果宝宝自己不能抬起的,老师要引导宝宝做向后抬起的动作。

3、直腿侧抬高
(1)动作过程: 侧卧,两腿伸直,一腿侧举向上抬高,另一腿不离地。

(2)动作要求: 腿要向上伸直,老师可帮宝宝将腿抬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4、正压腿
(1)动作过程: 坐位,双腿向前伸直,脚尖勾起,双手向前伸直,身体向前倾压。

(2)动作要求:两膝伸展,脚尖勾起,双手抓住脚尖,身体尽力向前倾压,老师可以在背后给予适当的推力。

5、侧压腿
(1)动作过程:坐位,双腿向外伸展,脚尖勾起,双手向前侧方沿腿的方向伸直,摸到足尖后放开。

(2)动作要求:双膝伸直,脚尖勾起,抬头。老师可以在后面施加适当推力。

6、开跨坐
(1)动作过程:坐位,两脚掌相对,屈膝,髋关节外旋,双手放于身前,上身向前倾压,双膝尽量贴近地面。

(2)动作要求:足尽量往内收,上身挺直,用力向前压,两膝尽量贴近地面。

7、跪撑
(1)动作过程:单膝跪撑(双手可协助),另一腿伸直(脚趾屈)向后上方摆动。

(2)动作要求:躯干与水平面平行,头向上抬,支撑腿成90°上抬腿伸直成水平。

8、蹲马步
(1)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膝部缓慢往下屈,重心落于双腿中间,双手叉腰,腰挺直,抬头挺胸,眼平视前方。

(2)动作要求:双腿开得不要太大,重心要落于双腿之间,抬头挺胸。

9、屈膝抬腿
(1)站立位,双手叉腰,先用一腿屈膝尽量上抬起,维持5秒钟,两腿交替进行。

(2)动作要求:上身挺直,支撑腿膝关节伸展,另一腿上抬90°以上,开始时速度稍缓慢,熟练后稍加快速度。

10、弓步正压腿
(1)动作过程:站立位,双手叉腰,上身挺直,两腿成弓步,

两脚尖向前方,前膝弯屈,另膝伸直。

(2)动作要求:前膝弯曲,脚尖向前,后膝伸直,脚尖向前,上身挺直,颜面向前方。

11、腿后伸
(1)动作过程:站立位,双手扶杠,一腿后伸一腿直立,反复后伸。

(2)动作要求:后伸腿时,膝要保持伸直,身体保持正直,不能翻转。

12、俯卧屈腿
(1)动作过程:俯卧位,膝关节屈曲。

(2)动作要求:屈曲过程中,小腿注意摆正,保持在矢状面上运动。

13、坐位屈伸腿
(1)动作过程:取坐位,大腿从屈曲位到伸直位。

(2)动作要求:动作过程中,上肢尽量不扶物,不借助躯干摆动来带动大腿伸直。

14、仰卧屈髋屈膝
(1)动作过程:取仰卧位,屈膝屈髋。

(2)动作要求:膝关节角度尽量保持90度,运动面与地面保持垂直。

15、坐位屈踝
(1)动作过程:取坐位,双手抱膝,双足背屈。

(2)动作要求:尽量屈足,如力量不足可以先屈脚拇趾。

三、平衡及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协调是指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例如使用适当的肌力、速度、节奏、准确的方向和距离。平衡与协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日常训练中的平衡训练方法可分为:
(1)静态平衡训练 是指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位保持稳定状态,它需要肌肉的等长收缩(静力性运动),可与姿势训练相结合,常与挤压技术结合应用。

(2)动态平衡训练 是指需要不断的调整姿势并维持新的平衡的训练,需要肌肉的等张收缩。

平衡训练的方法分为三种类型:
(1)跪位平衡训练方法

(2)立位平衡训练方法

(3)器械上平衡练习法

(一)、跪位平衡训练方法
宝宝取跪立位,老师站在宝宝身后,用膝帮助宝宝伸髋,由于膝屈曲时伸髋是选择性运动,所以在这种体位伸髋对一些宝宝相当困难,即宝宝不能用全伸协同运动模式,迫使整个腿呈全屈模式。利用本法促通髋的完全伸展。在跪位或单腿跪位活动时,要求宝宝的手臂不能叉握在一起,但可以自由抬起,以鼓励正常的平衡反应。患臂的位置也提示出所给帮助是否足够,以及宝宝是否正在费力地运动。

1、双腿跪
(1)动作过程:双膝跪地,双手自然平举,腰前挺,伸髋。

(2)动作要求:注意伸髋,重心落在中心,有的宝宝伸髋有困难,老师可用膝帮助或用双手协助骨盆做侧向运动。

2、单腿跪
(1)动作过程:在完成双腿跪动作的前提下,再抬起单腿,双手自然平举,协助平衡。

(2)动作要求:老师继续帮助宝宝伸髋及平衡,如果宝宝的平衡有所改善,可以让宝宝逐渐向内踏或踏过中线,再返回踏向外侧。

(二)、立位平衡训练方法
跪位的平衡练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宝宝能站立,站立则要有更高的平衡能力来维持。本练习通过站立位躯干姿势改变来刺激各肌肉的肌张力,从而更好地维持平衡。

1、后倾
(1)动作过程:双脚间距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伸髋。

(2)动作要求:要让宝宝学会在姿势改变的情况下控制身体平衡。完成此动作的速度要缓慢,要让重心慢慢后移。

2、前倾
(1)动作过程:宝宝由站立位变为直腿曲髋,双手稍平举来维持平衡。

(2)动作要求:注意抬头,许多宝宝在躯干前屈的时候,习惯低头,不利于控制平衡。

3、侧倾
(1)动作过程:由站立位变为一条腿外展,身体侧倾并踩在木块上,双手平举协调平衡。

(2)动作要点:腿在外展的过程要缓慢,让另一条腿充分负重。

4、足跟立
(1)动作过程:双足尖抬起,髋稍屈,腿伸直,双手可插腰,也可平举。

(2)动作要点:要求宝宝尽量站稳,站不稳的可稍移动,但足尖不能落地。

5、足尖立
(1)动作过程:双足跟抬起,双腿伸直,双手平举。

(2)动作要求:腿绷直,用力抬起,尽量不移动,控制住。

6、一字步
(1)运动过程:宝宝的双脚站成一字,后脚尖贴着前脚跟,双手自然平举。

(2)动作要求:有的宝宝协调性不够好,可令其先扶物把脚方好,待稳定后再把手松开。

7、平衡木上一字步
(1)动作过程: 平衡木练习是一字步的提高练习,动作与一字步相同。

(2)动作要求:在练习此动作之前,宝宝一定要对一字步有了很好的完成并有相当的自信方可进行。

(三)、器械上平衡训练方法
跷跷板或平衡木上的站立练习,能帮助宝宝正确的运用运动觉、位置觉及视觉。宝宝通过感受跷跷板的运动来学习正确的重心转移,提高控制能力。在跷跷板上将重心左、右、前、后转移对宝宝来说是困难的事,故在此活动前,宝宝必须在平地上有正确的重心移动,并有很好的自信。

1、重心左右移
(1)动作过程:宝宝首先两腿分开站立在跷跷板两边,学习向两侧倾斜该板。

(2)动作要求:老师帮助宝宝站直,将体重平均分配到两下肢。同时让宝宝不断做姿势调整,促进宝宝利用骨盆转移重心。

2、前后转移
(1)动作过程:老师帮助宝宝站立在跷跷板上,先将功能较差的腿放在前边,双脚前后平行,骨盆对称向前。

(2)动作要求:老师用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胸骨上,另一只手从后引导宝宝的骨盆,使支持腿适当地伸髋。

四、穿脱衣服的训练
孩子从一出生起;就由妈妈帮着穿脱衣服及换尿布,一岁时,会开始配合别人帮他穿脱衣服。如:知道把手伸到袖子里穿脱裤子时,把腿蜷起来等,长到一岁半时,可以自己摘帽子,穿无鞋带的鞋,脱裤子等,穿裤子仍需别人少量帮助,三岁时,虽能穿脱所有衣服,但分不清衣服的前后,左右,并经常把腿穿进一只裤腿里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孩子穿脱衣服的能力也逐渐提高,系扣子、鞋带等之类较复杂、精细的动作,在6岁时已能完全掌握了。正常孩子穿脱衣服动作的发育能力如上所述,那么,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我们将如何帮助及诱导其穿脱衣服呢?

当我们给正常孩子穿脱衣服时,孩子经常是仰卧位,而对于宝宝来说,这种体位,处理不当容易加剧全身性僵直反应,给妈妈带来极大困难。所以,在日常生活较常选用的:一是俯卧位,可让宝宝趴在床上或妈妈双腿上,宝宝的双腿分开,膝关节屈曲,妈妈用手抓住宝宝患侧(即相对严重一侧)的肘关节附近部位慢慢地把宝宝手臂拉直。注意:妈妈千万不可拉宝宝的手,否则会诱发并加剧上肢屈肌肌张力的增高。当宝宝手臂被拉直后,妈妈再慢慢地把衣服袖子套在宝宝手臂上。之后,再穿另一侧,穿脱裤子时,宝宝的双腿应屈曲;脚尖转向外侧,穿完一侧,再穿另一侧,这样可抑制双下肢伸肌肌张力的增高。除了选择俯卧位,妈妈还可选用仰卧位来帮助宝宝穿脱衣服,方法同上,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宝宝从一侧翻向另—一侧时,注意双腿应呈屈曲状,否则会引起全身性伸肌肌张力的升高。

(一)诱导宝宝穿脱衣服:
在妈妈训练宝宝穿脱衣服之前,首先应加强宝宝对自身肢体、衬衣、外套、裤子、鞋、袜等基本认识的训练,其次,再帮助宝宝选择一最容易穿脱衣服的体位,也就是说:最能缓解痉挛,最易自我控制四肢的体位,最后,慢慢地由最容易的体位,发展到最实用的体位上去。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诱导宝宝穿脱衣服的方法:

(1)床上穿脱衣服的训练:
宝宝呈仰卧位,双腿屈曲并分开,把功能较差的一侧手臂伸直。然后,用另一只手慢慢地把衣服拉至肩膀,身体转向对侧(双腿呈屈曲位)呈侧卧位。用功能较好的手把衣服的其余部分从头或颈下拽出至胸前,再把身体转向另一侧,把剩下的那只手臂穿入袖中。

穿脱裤子时,宝宝可以呈仰卧位或侧卧位,只是在穿脱裤子时,一只手需抓住床沿或床头以抑制手的摇摆动作出现。裤腿也应先穿较差的一侧,再穿较好的一侧;等两侧裤腿穿好之后,双腿屈曲,用力抬高臀部,用一只手抓住床沿,另一只手把裤子提上。穿脱袜子与穿脱裤子的动作近似,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解释了。

(2)坐着(或站着)穿脱衣服的训练:
宝宝呈坐位,一只手抓住木棒或床栏以抑制手的摇摆动作出现,另一只手把衣服套在头上,然后把手伸入袖中,接着,双手交换,再把另一只手穿入衣袖。穿脱裤子时,应用一只手抓住眼前木棒、床栏或椅子边沿,用另一只手把裤腿套在腿上,拉至膝关节以上,然后,双手交换,把另一裤腿穿上。之后,身体略微向前倾,用一只手或双手同时把裤子提上。脱衣服的动作顺序与穿时正好相反,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

总之,无论每次花多长时间,妈妈也应多鼓励宝宝自我穿脱衣服,练习次数多了,他也就能逐步掌握技巧了。

(二)衣服的式样及质地:
宝宝穿的衣服应裁剪得肥大、宽松一些,便于他进行自我穿脱衣服的训练。衣服的质地,尽量选择一些手感舒适、柔软、无刺激的布料,以免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导致痉挛、手足徐动等现象的出现。

五、站立及步行训练
对于每一位宝宝的妈妈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象正常孩子一样站起、行走、玩耍,而对于宝宝本身来讲,站立及步行是一较复杂,较困难的活动。因为,宝宝不仅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头、颈、躯干及四肢,而且,要掌握如何维持身体的平衡(包括在坐、跪、立、走等姿势下)及躯干与四肢,上肢与下肢和双下肢协调的能力。

(1)正常的立位姿势
测量方式:用一铅锤或重物系上一根细绳做一垂直地面的垂线,然后,让被测试者站在绳子的一侧或前面。

侧方观察:垂线由外耳道→颈椎椎骨体→肩关节→体干前后侧正中→股骨大转子(或髋关节中心略偏后侧)→膝关节中心略偏前侧→紧贴足外踝前部。

后方观察:垂线由头正中→脊柱→双下肢正中位(注:从头到脚,垂线两侧的身体部位与垂线两侧的身体部位与垂线间的距离应相互对称)

(3)跪立平衡及负重训练:
与站立位相比,跪位似乎像是把宝宝的腿减短一半似的,若宝宝连跪位平衡都维持不好,那么,日后的站立及行走就可想而知了。

跪位平衡开始训练时,可让宝宝用双手握住床栏或椅子背、桌上固定棒等,妈妈把双手放在宝宝骨盆两侧,以帮助宝宝控制骨盆保持充分伸展的位置。之后,妈妈要不断诱导宝宝学会自我控制好骨盆的位置,直到宝宝双手也能不需扶持,自由自在地玩耍眼前的玩具为止。

(4)站立训练
① 被动站立训练:对于那些痉挛型或其它类型宝宝来说,被动站立,不仅降低肌张力,预防骨质疏松,而且,能给宝宝双足一正确的负重感觉。同时,也可避免一些像足内翻、外翻等的现象出现。

方法:利用斜板、站立柜或固定膝关节文具等把宝宝双脚分开后,将脚尖对正前方,摆放于地面固定好,让宝宝在这种体位下,每日持续站15—20分钟左右。

② 主动站立训练

(5)单脚站立训练
当宝宝主动站立位可基本维持后,我们就可逐步着手开始宝宝单脚站立的训练,这也是立位动态平衡训练的开始。

方法1:徒手方法,也就是说,不利用任何辅助器具,只靠妈妈双手来诱导宝宝身体重心的移动。

A.横向移动:妈妈双手放于宝宝骨盆两侧,当身体重心移向一侧时,妈妈用放在该侧的手通过骨盆向下肢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而另一只手通过上提宝宝的骨盆来诱导宝宝放松该侧下肢,把身体重心移向对侧。

B.纵向移动:宝宝呈一脚前一脚后的姿势站立身体重心移向前脚时,妈妈把一只手放在该侧的臀部,给宝宝一向前的推力,另一只手放在宝宝对侧肩膀,以确保体干也随之前移。反之,当宝宝身体重心向后移时,妈妈的双手由推力变为向后拉。

方法2:也可让宝宝站于自制的平衡板上,妈妈用双手扶着宝宝骨盆两侧,一则可保护宝宝以免摔倒,二则可通过对骨盆的推拉动作,来诱导宝宝学会如何把身体的重心从左移到右,从前移到后。

方法3:也可让宝宝站在家中的地秤上,让双脚踩在上面,然后,身体重心慢慢地由一侧移向另一侧。通过地秤,我们可从量上看出宝宝单脚负重能力的大小。

(6)单脚移动的训练方法
方法1:徒手方法,妈妈让宝宝手扶一张椅子站定后,让宝宝把身体重心移到一侧,妈妈把一只手放在宝宝膝关节前部,另一只手放于同侧膝关节周围,然后,让宝宝屈膝上抬,脚尖勾起,然后再慢慢伸直脚,足跟先着地。这样,反复地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地练习,直到宝宝能自我掌握这一动作。

方法2:让宝宝双手扶床栏站立后,把身体重心移向另一侧,另一只脚可踩一小木车、旱冰鞋或球、木棒之类可滚动的物体。然后,让宝宝把脚向前向后摆动。

方法3:让宝宝扶床栏,一只脚负重,另一只脚迈上,迈下小木凳之类有一定高度的物体。物体的高度,可根据宝宝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高。

(7)几种常见的辅助宝宝行走的方法
① 如果宝宝的站立姿势如图6—114所示,那么,在步行时,妈妈需站在宝宝前方,用双手牵住他的双手(注意保持宝宝双肘关节伸直)辅助他慢慢地把双脚放平后再走。若宝宝已有了一定的的行走能力,我们也可以让他双手借助一手推车椅子等较稳固的物件行走。扶手的高度应以宝宝体干略微前倾,双肘伸直为准。

② 若宝宝站立姿式呈膝关节过伸展位,妈妈辅助宝宝行走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只是妈妈双手借助或其它物件扶手的高度应略微低一些,以便宝宝在行走时,髋关节、膝关节能维持一较小的屈曲位。

③ 对于那些属于偏瘫型的宝宝来说,如果他的患侧肌张力较高,在行走时,妈妈可以用手牵住他的患手,那么,一方面可被动地使他患侧上肢得到充分伸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行走中,患侧上肢肌张力的增高。反之,患侧肌张力较低或接近正常时,我们牵拉宝宝的健手行走时要比牵拉患手行走有益行多。因为,宝宝的患侧在行走中,可逐步学会一正常的行走姿态。如:在迈步时,体干的旋转,向前摆动手臂等。

六、心理护理
(1)与宝宝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互相信任和尊重,宝宝才能真实而详细地反映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指导妈妈帮助宝宝克服依赖心理,不要什么事都替宝宝去做,能自己做的尽量让宝宝自己去做,培养其独立意识,使其生活能够自理,减轻妈妈负担。

(3)与宝宝交流要耐心、细心、语调轻柔、语速放慢、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及耐心、充分地倾听,尽量解答宝宝提出的问题。

(4)多安慰和鼓励宝宝,少批评,宝宝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5)协助妈妈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宝宝,尽量克服心理障碍,使宝宝的身心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6)指导妈妈多与宝宝交流、沟通,告诉妈妈宝宝是一个长期乃至终生的过程,光靠训练人员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妈妈的帮助在宝宝的康复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认知功能差的宝宝一定要指导妈妈配合训练人员在业余时间对宝宝进行教育和训练,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肢体活动障碍宝宝锻炼手册

版权声明:本文由娃嘻嘻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链接:http://waxixi.com/post/4983.html

分享给朋友:

“肢体活动障碍宝宝锻炼手册” 的相关文章

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帮你更好的了解孩子

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帮你更好的了解孩子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

10种不同体质女性的饮食养颜食物

10种不同体质女性的饮食养颜食物

体质养生的观点是中医的观点,因此体质在中医理论中分为10个类型。平和体质,健康的一种体质,只占人群的5%。特禀体质,也就是过敏体质,包括一些遗传性疾病。另外的几种体质分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痰湿、...

你一直在教孩子善良,为什么最后却害了他?

你一直在教孩子善良,为什么最后却害了他?

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常常让家长很矛盾。有时候觉得善良是美德,即使吃亏也要让孩子善良,可一旦孩子因为善良吃了亏,父母又会心疼,究竟该如何平衡呢?   我们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消极的心理暗示类话语     就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消极的心理暗示类话语 就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1、我小时候长得特别瘦小,脖子又细,就像一颗豆芽菜。   每当有人说这孩子太瘦了,得多吃点。   我奶奶她接下来就会说: 是啊特别挑食,什么都不爱吃。肉也不爱吃,青菜...

别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比

别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比

      当下的父母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拿自己孩子去和别人家的比。谁舞跳的好得奖了,谁考试得第一了,谁上了电视了……总之,只要看到别人的孩子优秀,就心生怨气,明明也一...

犹太人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犹太人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如果大洪水会使世界在五天后毁灭,佛教徒会准备来世轮回,天主教徒会“祈祷”,犹太人则说:“我们还有五天的时间,可以学习如何在水下生活!" 犹太人生性乐观、热爱学习,笑对苦难的个性可见一斑。 ...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