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帝内针案例 > 正文内容

内针漫谈:格局

喜洋洋4年前 (2020-06-02)黄帝内针案例14580
一个面部皮肤病的女性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改善比较明显。但有次用针,不仅针刺下去犹如石沉大海,而且发现她面色蜡黄、心神不定,甚至手指在微微发抖。
内针漫谈:格局 第1张
我停下来,问她,最近是不是遇上什么事了?她点点头,因为得病时间比较长,看了很多地方不见好,这几天情绪有些波动,十分焦虑。

我在其厥阴经内关穴、少阴经通里穴各刺一针,跟她细细聊了一阵,然后嘱其静下心来缓慢深呼吸。这样过了大约十分钟,这个患者的呼吸渐渐平稳深长,脸色转了过来,人也基本恢复常态。

黄帝内针讲随证治之,症是用针的抓手和向导。临症过程中,患者自述的不适是症,医者所感受的异常也是症。这些异常,有的是患者已经觉察却没有陈述,有的则是患者习以为常已不在意。

根据患者主诉的不适症状来用针,这是一种常见思路。然而,病症的出现往往不是孤立现象,对症的把握应该以患者这个人的整体来看待。

比如这个女性患者,如果仅仅从面部不适症状来用针,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在经刺经、在络刺络,施针很快可以结束。

但是用针时觉察的异常,其实也是一个症,而且这个心理上的症不处理好,对脸部患处的对治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经过十多分钟的交流与引导,患者的针治效果很快跟了上来,留针期间一直感觉全身舒适。此后几次用针,患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更何况,除了这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症,很多患者还有一些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够感知的症。如何来抓症,其实考验的是医者的定力和格局。
内针漫谈:格局 第2张
用针也是这样,有人把重点放在经络和穴位上,有人把重点放在手法和技巧上,有人把重点放在症状变化和改善上,有些人则把眼光放在患者身心的平和上。

从用针疗效上看,似乎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从患者自身感受以及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里面还是别有洞天。着眼点不同,所体现的理念和境界也是大有不同。

比如说,着眼点在经穴、技法或者是症状变化上,医者的关注点相对会在经络辨识、用针多少、疗效差异等方面多一些。

如果着眼点是患者身心的平和,医者的视角就会放大很多,内心的考量可能更多是在对阴阳的把握和与理法的对应上。

黄帝内针的核心是执两用中,就症而言,只要如理如法,每一针都是在调中、用中,通过两端之执促患处阴阳自和,一般不会有大的出入。

然而对于患者而言,患处症状的变化和改善,未必就是身心状态的全部。黄帝内针十分重视导引,其实质就是引导患者心神回归,逐步达到形神具备这个状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阴阳自和。

医者关注的重点不能仅仅局限于患者主诉症状的改善,更要悉心体察患者身心的变化,看脸色是不是红润有光,看身体是不是自然松弛,看心神是不是安定坦然,等等,患者这些细节的变化,往往呈现的是身心状态的变化。

同时,医者要确认这些变化是不是跟患者的内在感受和体会相应,如果对下来差别不大,患者感觉身心内外舒适、轻松、自在了,这样一个针治过程才算基本完成。
内针漫谈:格局 第2张
黄帝内针是针道,每个人对此的理解和认知不同,所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也是千姿百态,各有殊胜。

如果医者的眼里只有患者主诉的症,那看见的也只是患者的病,疗愈的或许仅仅是患者的局部身体。

如果医者眼里看到的不只是患者所述之症,还有患者这个人,那疗愈的也许不只是患者的病,还有患者的身心。症在此时此刻,不过是患者身心海洋里的一朵浪花,一个匆匆的过客。

如果医者不仅能看到患者的症,看到患者这个人,还能看到患者流散在外的心,甚至是不可言喻的中,那又是怎样一番风光与境地呢?也许这样的疗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交感与和合。

医者有什么样的格局,就看见什么样的风景,看见什么样的自己。学用黄帝内针的过程,就是医者不断形成和放大格局的过程,不断发现和修正自己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娃嘻嘻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链接:http://waxixi.com/post/2461.html

分享给朋友:

“内针漫谈:格局” 的相关文章

黄帝内针使用的思考

黄帝内针使用的思考

针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大量篇幅是讲述针刺的理论与方法的。《黄帝内经. 素问》曰:“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

黄帝内针:在心不在手

黄帝内针:在心不在手

黄帝内针是针道,自然要讲用针方法。但是学习黄帝内针重点在人不在针,讲用针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讲用针的人。用针只是最后的形式,用心才是内针的王道。 有些患者刚进门,就急着要扎针,我总是让他们先坐下定...

黄帝内针选

黄帝内针选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针道有全神养真之旨。此针系彼针,彼针亦此针。 内针两个特点,一个是易用难忘,另一个是犹拔刺也。 执药不如执方,执方不如执法,执法不如明理。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

黄帝内针:浅说“六三二一”规范

黄帝内针:浅说“六三二一”规范

黄帝内针不是依靠某个穴位或者某条经络的特定功效来对治病症,而是以同气为根本,灵活运用法则,通过调节阴阳改变整体环境,从而有效消除不适症状,促进人体身心平和。学用黄帝内针,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把握一个规...

黄帝内针:阳病治阴——腰疼为何可以用“阳明”、“太阴”?

黄帝内针:阳病治阴——腰疼为何可以用“阳明”、“太阴”?

看过《内针》的学人们,相信都对两句口诀很熟悉,一句是: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另一句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得诀归来方看书,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2:同气相求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2:同气相求

治病法则:把身体的不适,不要看成病而是看成症,我们来治症。 1、上病下治。 2、左病右治 3、同气相求 4、阴阳倒换 比如证在左,左头痛、左胸痛、左腹痛、左膝痛、左脚痛,先不论针何经何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