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帝内针案例 > 正文内容

学习内针,做减法,不要做加法(一)

喜洋洋5年前 (2019-05-30)黄帝内针案例23420

内针的临床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四总则,抓症,找同气。症抓得准,同气找得准,疗效自然就会很好,但发现有部分同仁在临症时,总是以为针扎的越多越好,扎的越多心里就越有底,其实则不然,内针要做减法,不要做加法。

 还是举个病例吧
 某男、48岁,颈部左后侧不适一年余、右踝后外侧疼痛三月余。
 思路分析:颈部左后侧不适,症在上焦;右踝后外侧疼痛症也在上焦,经络均在太阳经。因颈部不适在左后侧、右踝疼痛在后外侧,所以取右腕关节阳谷穴,既与颈部左后侧的不适建立一个“左右”关系,又与右踝后外侧疼痛建立一个“上下”关系,一箭双雕。
学习内针,做减法,不要做加法(一) 第1张
 疗效:在右腕关节阳谷穴施针,针后让患者活动颈部和右踝,患者告诉颈部无不适感,右踝关节无疼痛。
 通过这个病例,可以看出,仅仅一针,解决了两处的“症”,当然,这个病例还有不同的扎法,但一针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两针,既是医者对自己用针的要求,也是对医者用针水平的考验,更是医者爱心的体现,毕竟扎针多少还是有一点痛苦的。所以,用针的精准与否,主要还是看医者对内针四总则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千万不要以为扎的越多越好,放火烧山,全面撒网,要始终遵循法则,每一针都要符合法则。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同时有不同的症,这时,要冷静下来,别着急,先抓症,再找同气,看看有没有不同的“症”在同一条经络同气上?在同一“焦”同气上?不要一个“症”扎完了再扎另一个“症”,结果把患者扎成“刺猬”,要做好询问和导引,往往同气的“症”,只要一个“症”解决了,另一个同气的“症”也就随之解决了。

 记得我们刚学内针时,杨杜成老师要求我们解决一个“症”最多不超过三针,也是因为杨杜成老师的严格要求,形成了我们用针的自我要求,现在想起来,知道了杨杜成老师的用意:相信法则!只要按照法则,疗效肯定是满意的。

针扎的越多,说明你可能还没有好好地理解体悟法则,说明你还没有足够的自信,说明你还是没完全相信法则。
学习内针,要做减法,不要做加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娃嘻嘻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链接:http://waxixi.com/post/2204.html

分享给朋友:

“学习内针,做减法,不要做加法(一)” 的相关文章

黄帝内针使用的思考

黄帝内针使用的思考

针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大量篇幅是讲述针刺的理论与方法的。《黄帝内经. 素问》曰:“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

黄帝内针:在心不在手

黄帝内针:在心不在手

黄帝内针是针道,自然要讲用针方法。但是学习黄帝内针重点在人不在针,讲用针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讲用针的人。用针只是最后的形式,用心才是内针的王道。 有些患者刚进门,就急着要扎针,我总是让他们先坐下定...

黄帝内针:治疗有准则

黄帝内针:治疗有准则

黄帝内针的治症法则: 上症下治(下症上治) 左症右治(右症左治) 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 黄帝内针针针不离阴阳,可阴阳对于小白来说肯定会有点不好理解,所以杨真海师父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式让大家...

内针漫谈:法无定法

内针漫谈:法无定法

有朋友建议,案例文章配些用针图片会更好。配上用针图片,在阅读时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但这样也许会限制了读者的思路。 比如某个男性患者胃部不适,三焦定位为中焦,经络为任脉、少阴经、阳明经,按照法则...

黄帝内针:阳病治阴——腰疼为何可以用“阳明”、“太阴”?

黄帝内针:阳病治阴——腰疼为何可以用“阳明”、“太阴”?

看过《内针》的学人们,相信都对两句口诀很熟悉,一句是: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另一句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得诀归来方看书,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黄帝内针:手足三阳经之阳明同气

黄帝内针:手足三阳经之阳明同气

读高中的孩子放学在家,就跟他讲解了一下黄帝内针的原理和法则,本意是让孩子了解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果孩子回到学校就用了起来。一个同学右手阳溪处翻腕疼痛近半年,他就按照法则,在同学左手阳溪处下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